
GHAD|边走边看---感受村落古镇的设计魅力
秋季,它带着金黄色的落叶如期而至。秋风拂面,公和设计集团在这如画的季节里,举办了2020年秋游团建活动,带着大家一起领略了富阳的农居古韵、诗画江南。
东梓关村,位于富阳场口镇西部,面临富春江,背靠小山群,环境优美、位置独特,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黑瓦白墙的杭派建筑,如今成为了它最独特的风景。东梓关因郁达夫的同名小说而著名,村内至今还保留有近百座明清古建筑。东梓关村面临富春江,江水孕育了富阳的历史文明,也滋养了世世代代的村民们。东梓关的新村设计突破传统设计手法,在理念上进行创新,外立面没有拘泥于传统杭派民居的造型符号,而是用现代的设计语言抽象屋顶线条,使得建筑充满田园诗意,完美地融入到周围的自然山水之中。村内保留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与改造的“最美回迁房”相互辉映,仿佛正在向我们娓娓诉说着从古至今的村落风貌。
龙门古镇---三国孙权的故里。古镇是探析孙吴渊源和江南宗族文化的活化石,村内90%以上的村民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氏家族的后裔,是孙权后裔最大的聚居地。古镇的路面大多由鹅卵铺成,甚至很多墙面都是用鹅卵石砌筑。窄巷是龙门古镇建筑布局的一大特色,由于巷道狭窄岔路繁多,外人进入十分容易迷路。古镇还保存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廊房相连,巷道纵横。龙门十景古韵悠悠,古镇遗风,淳朴深厚。
踏着秋日的暖阳,我们开启了最后一日的行程,来到富春山馆。此馆反映了富阳的历史文化,是具有学术性、知识性、文化性和娱乐休闲相结合的历史文化博物馆,也是富阳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展览的主题为“家在富春江上”,通过山水富阳、千年古县、东吴源流、造纸名乡等单元,向我们展示了悠远凝重的富阳历史和瑰丽多姿的富春江文化。这个展馆建筑群是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教授创作的作品。王澍以《富春山居图》为创作母题,将建筑学的手法与山水画相结合。馆内建筑结构错综复杂,高低起伏远近相应。王澍的建筑实践执着于匠作技艺,将农民工浇筑混凝土的技艺运用到美术馆的墙面砌筑之中。绵延百米的用竹子与混凝土浇筑而成的灰色墙面构筑出独特的建筑肌理。
秋游团建活动中,我们边走边看,在旅途中学习、观赏,不仅领略了富阳的人文景观和建筑特色,也在工作之余丰富了精神生活。此次的秋游团建让大家有机会更深入地交流情感,使得GHAD大家庭更加紧紧地凝聚在一起。